我可能活在假的21世纪

我可能活在假的21世纪

现在还能有这种事
昨天老爹打电话, 我们这个姓氏要修祠堂,每户要出钱
几百块而已,没毛病, 这几天股灾每天都亏几千,无所谓了……

我差点就以为老徐家出了个什么了不得的人物,能牵头开始重修族谱,修祠堂了
因为修祠堂从来都不是简单的事,涉及地/建设/每年维护费用/登记先人牌位/聚会/祭祖/聚会
问了下有这种文化习俗的朋友,祠堂差不多都是百万起的
我熟悉的目前还保持宗族文化的,都是朝代流传下来的
类似家族出了个大官或者近代家族里有人发达,能做主,能牵头修起来
这种情况祠堂和族谱不仅仅是纪念意义,更大用途是家族凝聚力
南方尤其广东的习俗每年初一家族祠堂聚会,有族长,大家将一年各家新出生的孩子和嫁娶信息录入族谱
共享交流资源,互通有无,你带我我带你的合作商讨,共同发展
北方这种宗族文化比较少,可能有部分历史原因,北方历来战乱频繁,迁居南方居多

然后搞笑的来了,这个祠堂打算修在一个我从不知道的地方
不仅仅是另外一个城市,是我活30多年没去过也没概念完全不知道的一个地方
不仅仅是没来往,是不知道,就好像从天而降多了一个什么同姓的
其他人我不知道是否清楚,但是我是彻彻底底的完全不知道
距离几百公里应该有吧,什么地方我是不知道的,老爹说江北……

这种要修祠堂我不太明白我们这边凑什么热闹
我们老家这样算应该是个分支了,这个分支给我的感觉是没有家族意识的
从爷爷在世,到老爸分家,我当时还小,一直给我的感觉就是各扫门前雪
我爸那代人是真的命苦,刚好文化大革命,共产风那个阶段,没饿死都算祖宗积德
没办法,当时穷,各家都为自己能分点东西,我还是能理解的
小时候村里无论大事小事,我们这个姓氏人最多,但是怎么说勒,理解为怂吧
我印象里就是这样,争什么都争不过外人,但是窝里横却很厉害,虽然很难听但是是事实
这也是那个时代里的农村缩影
但是我印象中最深的一件事是给爷爷立碑,这个事我跟我爸说了很久
因为立碑要登记名字,每家都同意,人多我爸加几个伯父这事前前后后拖了应该不下五年
很难想象吧,这种事都拖了这些年
然后更搞笑的事来了……
这块耗了这么多年时间的碑总算是立起来了, 竟然没有一个人发现我的名字是错的
最后还是我春节上坟的时候发现的
昨天我又问我爸,我爸说无所谓的…… 这算不算亲爹系列……
其他那些印象里的破事太多,叨叨也没意思

到我们这一代就更不用说了
有什么大事,肯定还能互相帮忙,毕竟亲情还在
不知道其他的兄弟是不是一样
我小时候天天在一起玩的,现在一年能见一面也算难得
天南地北的各自都有各自的生活
这种还谈感情有多好,就是打自己脸了
微信可能都有加,但是一年也没见问候下的太多
就拿四伯全家定居在上海嘉定来说,同在上海差不多10年了我从未见过,很讽刺是吧
我不知道其他人的家里是不是也这样
这样能看出我们这个家族各自有多生疏了
其实原因我们都知道,有时候想想感觉挺讽刺
到我们这一代,现在只是一年,后面就是10年能见一次算难得
还有什么能说的

然后昨天二伯打电话
也在说祠堂的事,直接开始道德绑架了
我说这事问我爸妈,伯父又说这是我们这代人的事……
我说如果问我的意见我们家不参与,我也懒的解释什么,伯父说那你就不是家里人
我不知道这个家里人是个什么概念,伯父直接说以后不要叫他二伯了……
然后我就彻底无语了…..

首先这事和钱无关,如果真有必要,5万10万也不算事
而是我觉得我们这个家族不具备这个资格,说难听点我印象没看到哪个算能拿的出手的人物
这个资格无论从经济角度/个人能力以及社会贡献角度都没什么算杰出的人物
同辈据我所知大部分都是按农村的习俗,到婚姻年龄买房结婚生娃,然后上班,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选择和祖辈一样的生活方式,没有任何改变,至少我还没明白这种生活的意义在哪里
而这个所谓的什么祠堂,给我的感觉就好像我们这个分支去蹭一样,虽然这样说不礼貌
对于祠堂这事,我们这个分支里如果有人足够成功,你可以自己撑起来一个家族
没有必要作为分支去蹭
这个时候我就想起范冰冰的霸气回答,”她不嫁豪门,因为她本身就是豪门”

每个家族都是有底蕴的,这种不是盖个祠堂修个族谱就会出现的
每个家族的兴起,必然有一个灵魂人物,能扛起家族复兴大旗
而且在现在的社会风气一切都以金钱衡量,很难产生像以前类似白嘉轩能凝聚整个家族的代表人物
这些我都没看到
至少目前我们这分支我是没看到有这样的人,我看到的都是随大流的小市民和小农思想

这事我最想不通的事就是为什么这边分支自己家里的事都不齐心,比如立碑那事
都能东拉西扯那么多年,而一个不知道门朝哪边别人家的祠堂却这么积极

事实和真相,总是很伤人
世界观不同确实很难沟通
我开始怀疑我是不是生活在21世纪了
昨天开始就一直在思考这事是对是错

2 thoughts on “我可能活在假的21世纪

  1. aning

    说的是事实,同时老徐家的人,我家以前也很穷,那个年代,我爸妈到处借米都借不到。后来我爸在信用社贷款种地赚了点钱,后来又去海南打工才算还上贷款。最困难的时候,说是一脉相承的人都没人伸手帮一把的。等现在日子好过了,就各种扣帽子。特别看不惯这种人,反正我是不交往,不联系。

    话说楼主哪儿的?我家祖上还是清朝末期从江西瑞昌迁移到四川的。

  2. 虚荣要面子而已,农村人很普遍。现在的人有点闲钱了,喜欢搞这些。实际上是多余的,根本不会有交集,连同村的都越来越生疏了,再加上城镇化,农村人都一个个往城里搬,就更加淡薄了,10年不见一面都很正常。今年清明节回去遇到发小,初中以后20年没见面,也加了微信,加了也没什么好聊。有的发小甚至见面打招呼都装作没听见的,也不知道怎么回事。不知道是不是还叫他小名,不满意还是怎么的。问题是他大名根本记不起,从小叫到大都是叫小名的,都叫习惯了。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